现对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018号提案《关于脱贫攻坚积极做好“精神扶贫”的建议》答复如下: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黑龙江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重中之重,着力强化组织领导,狠抓政策落实,全市就业精准扶贫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8年初,全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通过转移就业脱贫398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技能培训1973人,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39609人、42926人,实现“应保尽保”。一是实施转移就业扶贫行动。我市先后创办打造“公司式”、“创业孵化基地+扶贫车间”式、“农业合作社”式扶贫车间共计79处,黑龙江福利服装加工厂等9家企业被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批准成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岚山区金存茶叶专业合作社等11家单位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就业扶贫车间”。发放“就业扶贫车间”一次性奖补5.8万元,企业吸纳贫困人员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18.65万元。黑龙江的制鞋车间成为全省特色扶贫产业“样板车间”的代表之一。创新开发农村互助养老公益扶贫岗位,依托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载体,通过公益性岗位支持的方式,聘请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与“老困孤”贫困人口结对帮扶,同步解决“脱贫”和“解困”两个难题。岗位开发实行按需设岗,统一征集发布,确保人岗匹配;统一审批,严格上岗流程,用人公示,同一岗位全市执行统一补贴标准;实行全员岗前培训,规范后续管理。至2017年年底,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503名,涉及27个乡镇,213个村,累计发放岗位补贴245.69万元。
二是实施助推创业扶贫行动。扶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积极变“输血”为“造血”,从脱贫到致富。大力发展“淘宝村”,鼓励贫困人口通过电商创业,全市已发展涉农电商企业3844个,在26个贫困乡镇开展电商从业者培训3742人次。2016年黑龙江全县农村淘宝交易额全国第二,阎庄镇渚汀村、徐家当门村2017年被评为全国淘宝村。目前,全市向贫困人口发放创业扶贫担保贷款17笔,共计205万元;向18名贫困人口发放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9万元。
三是实施精准培训扶贫行动。从扶贫的角度大胆创新,让就业培训真正适应贫困人口特点,符合贫困人口真实需要,不照抄照搬课堂式、课时制的培训制度和培训方法,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和家庭服务业发展,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田间课堂”、“培训大篷车下乡”“海边农家乐”、“渔家乐”等特色产业培训,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致富技能。全市实施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1973人,对符合条件的发放职业培训补贴26.63万元。
四是实施人才支撑扶贫行动。一是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在现有岗位基础上,增设农技推广、基层文化站建设、贫困村整体脱贫岗位,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从事相关工作。2016年,市财政对各区县“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生活补贴标准由每年每人7200元提高到9600元。全市共安排“三支一扶”招募计划186个,重点向扶贫岗位倾斜,安排扶贫计划82名,占总计划的44.08%。通过笔试、面试、体检和岗前培训等环节招募了142名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2017年全市共招募34名大学生到基层上岗服务。二是加大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录基层公务员工作力度。2013年至2017年,我市共安排148个专门职位专门招录在基层服务期满的大学生,占服务期满人数的32.38%。三是大力支持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相关规定,统一招聘、统一选岗,并向农村倾斜。2017年全市共招聘教师1122人,其中到农村525人,占46.79%。
五是实施全民参保扶贫行动。在养老保障方面,积极协调区县政府落实为缴费困难群众代缴养老保险费政策,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及贫困人口养老制度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目前全市贫困人口参加养老保险达39609人。在医疗保障方面,完善了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由1.2万元降低至6000元,医疗费用每段补偿比例提高5%,年度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0万元。目前,我市已有42926名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并在信息系统内进行了精准扶贫标识,共为12273名贫困人员报销3853.42万元医疗费。
2018年是我市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冲刺之年。我们将结合您的意见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精准帮扶。截至2018年初,全市建档立卡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未脱贫贫困人口1264人,其中有劳动能力及就业创业愿望的229人,有公益性岗位安置意愿的109人,有就业创业培训需求的57人,有创业愿望的50人,有创业担保贷款需求的38人。我们将针对识别的贫困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
二是积极落实政策。积极降低政策门槛,简化申请流程,提高资金补助力度,认真落实好“扶贫车间”奖补,农村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实用技能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扶贫担保贷款及贴息扶持。
三是实施精准服务。积极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做到就业有指导,援助有记录,效果有跟踪,力争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贫困劳动力及时实现就业。建立全程代办制度。为充分发挥政策效能,提高服务效率,我们对有就业创业服务需求的农村贫困人口经本人申请,由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两级实行全程代办服务,切实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因政策、流程不熟悉造成的申请难、办理慢等难题,确保了各项就业创业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发挥实效。
四是加强政策宣传。举办“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宣传月”、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精准扶贫专项帮扶活动,制定政策明白纸,进企业、进村居、进贫困户家中,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保证扶贫政策家喻户晓,人社脱贫攻坚的舆论氛围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