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栏 >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81号提案《关于促进黑龙江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工作》的答复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81号提案《关于促进黑龙江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工作》的答复

   时间:2019-11-20 21:51

现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81号提案《关于促进黑龙江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工作》的提案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积极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黑龙江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一、主要政策措施

(一)多措并举,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政策,畅通政策落实渠道。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才引进政策》(日办发〔201536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日政发〔201722 号)、《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日办发〔201745号)等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二是加强服务,为毕业生求职择业搭建交流平台。每年利用春节假期和毕业季积极举办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开展企业岗位需求调查,积极为我市重点行业企业与高校毕业生搭建交流平台,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及企业的招聘信息在黑龙江人社局网站上免费发布。去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毕业生大型招聘会12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进场参加招聘的各类用人单位达1275家。三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系列行动,积极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2016年以来,共认定4家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2家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成功推荐申报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2家,新增入驻创业实体892个,带动就业4242人,培训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4267名,引导扶持2575名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创业大学生典型安仲涛和刘猛分别荣获第三届、第四届“黑龙江省十大创业之星”荣誉称号。四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两年来,共招募上岗171名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五是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提升毕业生就业择业能力。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动员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见习,通过见习实现就业。两年来,全市见习基地共吸纳1105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915名毕业生通过见习实现就业,省、市、县财政共发放就业见习补贴233.46万元。

(二)聚力招引,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桥梁。

一是组织开展了“百企访名校”活动。331日至55日,先后组织了106家单位赴济南、西安、哈尔滨、沈阳、青岛5座城市的黑龙江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建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黑龙江籍毕业生聚集的11所高校举办校园招聘推介活动,发布岗位需求1512个,岗位主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机械制造、冶金工程等多个专业,收取简历1206份,达成就业意向372人。活动前期,整理发布各高校黑龙江籍毕业生生源信息,提高用人单位招引人才的针对性。同时,在活动中积极宣传推介我市人才引进政策,尤其对于有意向返乡就业创业的毕业生,详细讲解相关政策及补贴申请程序,邀请关注“智汇黑龙江”微信公众号,建立联系方式,方便咨询解惑。二是印发《关于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需求信息征集工作的通知》,全面征集2018年我市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校毕业生需求,企业招引工作专员和分管负责人信息。现已收集整理各类需求信息626条,并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报纸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三)提升服务,解决毕业生后顾之忧。

一是以培训促进创业就业。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手段,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培训管理,招工难、求职难的两难矛盾得到有效缓解。2017年,我市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299人,高校创业培训毕业生1128人,人均补贴额1105元,培训质量和效果均有新提升。二是积极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全力做好回生源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通过加强基层业务指导、宣传登记政策、扎实开展实名登记和就业服务、建立日常通报制度等手段,确保实名登记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进一步下放毕业生业务办理权限,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服务。按照省、市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我市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档案转递、省外院校非黑龙江生源毕业生来黑龙江就业资格审核、毕业生回户籍地改派手续办理、中央省驻黑龙江单位接收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等业务下放区县办理,进一步减少了中间办事环节,让毕业生少跑了一次腿,为打造“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五大战略部署的实施,我市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城市竞争力、吸引力日益显现,黑龙江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加,但受大环境影响,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面向市外宣传的力度不够,政策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二是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于进一步转变,部分学生对就业期望过高,部分 “名牌”大学毕业生回市就业愿望不强;三是我市经济基础还存在差距,企业和产业层次不高,吸引力不足还等。

下步,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认真研究落实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部署、新要求,制定完善我市新一轮鼓励高校毕业生留在黑龙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的力度,积极面向海内外广纳优秀毕业生来黑龙江建功立业,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一是加强宣传,着力抓好政策落实。紧贴我市实际,强化基层导向和用才导向,制定培育新动能、促进就业的新举措,统筹实施就业、产业与引才政策,简化优化经办流程。开展“筑梦未来、与你同行”政策宣传活动,更好发挥政策红利。

二是着力推进创业引领。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广覆盖,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场地支持、项目孵化、成果转让等综合服务。

三是搭建平台,着力加强服务保障。发挥毕业生就业联席会议作用,加强与高校沟通衔接,将高质量高密度就业服务贯穿求职季,针对存在家庭困难、长期失业等情况的毕业生,量身定制帮扶措施。

四是着力强化权益维护,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不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制定网络招聘管理等规定,严厉打击虚假招聘等损害毕业生权益的行为。通过网站专栏、手机推送等方式,发布防范求职陷阱的专门提示和投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