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栏 >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十届二次行业第064号提案《服务新旧动能 合力建设全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的答复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十届二次行业第064号提案《服务新旧动能 合力建设全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的答复

   时间:2019-11-20 21:51

现对市政协十届二次行业第064号提案《服务新旧动能  合力建设全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答复如下:

一、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

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创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的创业孵化平台评审中,支持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市级创业孵化平台项目建设,并给予奖补资金。2018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委托第三方创业服务机构对上年度认定的创业孵化平台进行复查,复查通过的将拨付剩余20万元奖补资金。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署要求和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市级创业孵化平台和市级创业示范平台,推荐申报争创省级创业示范平台。经评审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的,由省给予每处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二、发挥公共实训基地优势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近年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积极贯彻省、市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关政策,继续深入实施黑龙江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对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和承担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照初级工1000/人,中级工1200/,高级工1300/人的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培训后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按照相应等级就业技能补贴标准的60%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创业培训后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按照1600/人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去年,全市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533人,完成省下达培训任务1.4万人的110.95%,其中就业技能培训11501人,占就业技能培训任务的109.53%,创业培训3558人,占创业培训任务的101.66%。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1229万元,培训补贴惠及11119人,人均补贴额1105元,培训质量和效果均有新提升。 

三、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立现代化产业工人培养培训基地

按照国家、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形成劳动者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机构提供优质培训服务、政府购买合格培训成果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素质。支持和鼓励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与企业、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建立现代化产业工人培养培训基地(中心)。

四、完善和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指导、支持规模以上企业、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的开发和优化工作。引导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按照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结合生产和服务岗位要求,通过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进一步完善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多元评价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框架内,企业可根据其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类型等不同要求,自主开展技能评价,加大对技术工人创新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并将评价结果与职工待遇挂钩,按有关规定晋升相应职业资格。强化面向非公有制企业、小微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费用,可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五、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

 

实施我市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对从市外引进的高精尖缺的高级技师、技师,以及市外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选手,优先纳入我市高技能人才评选范围,按规定给予奖励。加强在职产业工人岗位技能培训,对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省市“金蓝领”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职工个人或企业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按规定落实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 对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企业职工,分别给予一次性2500元和3000元职业技能提升奖励。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支持性政策措施,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积极为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搭建平台。坚持以服务就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找准结合点,开展校企合作,从技能人才的培养计划、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质量评价、就业服务等方面着手,提高人才培养匹配度,为企业培养出满意的高技能人才。